
贺倩明 博士
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
得理科技联合创始人
2007年年初,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经验积累的情况下,29岁的贺倩明临危受命担任建纬深圳所的主任,挑起了管理律所的重担。在之后的日子里,他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改革,带领律所成为了业内的领军品牌……这是贺倩明为大家所熟悉的第一段创业故事。
2018年年底,凭借着对律师行业敏锐的洞察力,贺倩明牵头联合顶级法律团队和AI团队,并携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建立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了建纬深圳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贺倩明迎来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2023年,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给法律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危与机并存。而贺倩明早已准备充分,变挑战为机遇,以科技赋能法律,用最初的心带领律所在数字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创业种子萌芽——
美国之行揭示国内法律困局
作为法律人,贺倩明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律师所传统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模式,为法律人构建最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环境,通过极致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努力让律师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为此,他追风赶月,从未停止学习和思考,践行着拼搏奋斗的精神。
创办法律人工智能公司得理科技的种子是在美国游学时种下的。彼时的贺倩明早已在律师与领导者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不仅成为了深圳市优秀青年律师,更也将建纬深圳打造成了行内专业标杆。尽管如此,他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将发展视作永恒的主题。
2014年,贺倩明带领30余名律师同仁到美国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学习。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发现美国的律所管理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流程化和信息化。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律所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数字化程度较低,在运营和服务方面相较国外也存在不少差距。
美国律所业务操作的科技化、创新化和高效化给贺倩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决心推进律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以解决律师们面临的繁琐问题并提高规范化程度。于是,贺倩明开始组织团队进行探索,并与多家办公系统公司展开洽谈,比较不同系统之间的使用效果。然而,他发现许多办公系统对律师职业的赋能效果不佳,最终采购的结果并不如预期。
就在那年年底,贺倩明的团队经历了一次大的动荡。部分合伙人的退出给团队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贺倩明以稳健求进的态度,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实现了团队内生增长,逐渐丰富了业务形态。此后,他在阅读中充实思想,在走访中探索方向,为建纬深圳的未来发展规划蓄力。
创新创业的种子已然埋下,唯待春风轻抚。

法律与AI融合——
成立实验室助推数字化转型
2018年,贺倩明再度踏上了美国的考察之旅。这一次,他的足迹覆盖华尔街,并游览了纽约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通过交流学习,他观察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首先,美国的律所已经从信息化迈向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其次,在美国法学院校里,法律和计算机专业联合成立了各类实验室,开始着手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产品。
贺倩明回忆起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游学经历。他不仅参观了世界顶级科技巨头,还与硅谷的各领域人才进行了深入交流,亲身感受到了硅谷的创业和创新精神,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启示和帮助。其中,CodeX-斯坦福法律信息中心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个由律师、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共同组成的实验室让贺倩明意识到律师行业数字化已成必然趋势。
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的行动力,回国后的贺倩明在经过周密考察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成立一个能够对标国外的实验室,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法律服务,引领团队积极融入智能化浪潮中,推动律所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作为一直致力于为律师行业的发展做出改变的创业人,贺倩明立即开始组建AI团队,他走访了高校和知名企业,包括腾讯、华为、阿里等。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杨敏博士。恰逢杨敏博士的团队正在专攻法律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但缺乏专业人士的协助。双方迅速达成共识,决定开展合作。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于2018年年底正式成立。实验室的名称取自“得”字之“行有所得”以及“理”字之“规律”的含义,旨在将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相结合,继以参透法律之理,让法律普惠于民。
春风已然来临,往后只需勤恳耕耘待花开。

五年耕耘不辍——
创新成果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紧抓机遇,大胆的跨界还需精耕细作,潜心钻研。如果说,之前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和进修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经历已经能让贺倩明在法学和商业领域如鱼得水了的话,那么这次,贺倩明将面临来自科技领域的全新挑战。
实验室创立后,“语言不通”是一大难题。“比如业内一说都懂的法律词汇,AI算法工程师并没接触过;同样地,他们在讨论的专业技术名词,对我们来说也是完全陌生。”贺倩明说。为此,双方开始学习各自专业领域的底层逻辑,还互相组织培训课。
五年的联合研究让贺倩明在科技领域也积累起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卓越的见识。而实验室也在案例、法规、资讯等亿级行业知识数据的收集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同时配以大量的法律模型训练,年复一年精心打磨产品,想象力之花在这片法律+AI的全新领域中肆意绽放和谨慎落地。
如今,OpenAI发布的名为ChatGPT的大型通用语言模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潮,许多企业纷纷赶往这一风口,但对得理而言,这正是过去五年所努力的方向。得益于发展路径的完美契合,得理也借势而为顺利推出了得理法律GPT大模型,并已经得到初步验证,旨在为产业刚需带去实实在在的价值,真正意义上服务社会,让法律普惠于民。
“人工智能正在高速发展着,我们也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这是一场没有哨声的赛跑。”贺倩明表示,“虽然人工智看起来与法律行业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肉眼不可见的飞速改革和发展,未来留给法律行业的,是无尽的挑战。”
一颗初心,矢志不渝。未来,贺倩明将继续朝着改善行业生态的梦想前进,并带领得理科技坚守扎根法律科技行业,不断探索创新,以优质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人人享有便捷可靠的法律服务。
- 完 -
目前,以得理法律大模型为核心的得理智慧法律系统(DeliBot)已打造完成,产品线涵盖得理法搜、得理律助、得理法务、得理法问。得理智慧法律系统还将构建智慧法律服务全域场景,包括智慧律师(To L)、智慧法务(To B)、智慧法治(To G/C)等。
律师版(得理律助): 为50万+律师提供知识管理、客户管理、和案源管理等智能解决方案。
专业版(得理法搜): 为300万+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数据检索、法律数据分析、案情智能预测、法官倾向分析等智能服务。
企业版(得理法务): 为3000万+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合同、智能咨询和律师智能推荐服务,解决企业找律师难、找律师贵的痛点。
个人版(得理法问):为每个有需要法律帮助的个人提供智能法律咨询和律师智能匹配服务,解决每年1000万+案件缺乏律师服务的问题。